close
我的左手指肌腱斷裂,固定支架戴了八星期後,原以為拆掉支架,手指就會自動恢復運作,從此幸福快樂的過一生,誰知,原來只會彎不會伸直的手指,在固定八星期後,只會伸直不會彎曲,還是不停打錯字,所以,我又要復健了!
每次復健,都要先由老師(註一)做評估,再定下復健的進度與流程,昨天就是評估日。
老師:那裡不舒服啊?
我:我的肩膀、手臂、手指都不時會發麻。
老師 (一臉困惑):妳來治療什麼?
我 (一臉復健老兵的自信):治療頸椎神經壓迫,和手指肌腱。
老師 (大傷腦筋的表情):可是醫生沒開妳的頸椎治療,只開了手指。
我:?????
老師:那妳得重新掛號,重排治療。
我:那....我可以先評估嗎?
老師 (同情加憐憫):好吧,那我們就先做一半,明天妳一定要再掛號,請醫生幫你重開治療。
我 (感激不盡的趕快伸出左手):就是這個指頭。
老師:手指怎麼了?
我:肌腱斷了。
老師:怎麼弄斷的?
我:壓斷的。
老師:被什麼東西壓斷的?
我 (難道要從老爸受傷,我怎麼幫他翻身講起?那一個下午都講不完呀!還是選用簡單版吧):身體。
老師 (一臉難以置信):妳自己的身體把自己的手指壓斷了?
我:以點頭代替回答。(再度恢復自信)
註一:台灣的復健治療師都被稱為老師,所以一到復健中心,放眼望去,全是老師。正式治療師就以姓稱呼,如張老師、李老師,復健系學生,則稱為小老師。我爸一遇到小老師就緊張,他的名言是:「小老師膽大心不細」。遇到熱心有餘經驗不足的小老師,老爸就粉擔心會被摔在地上,許多原來會做的動作,忽然都不會了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