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整天淹沒在Dan Brown 的「天使&魔鬼」裡,這本號稱「達文西密碼」前傳的小說,有許多與「達文西密碼」相似的脈絡,只是解密的路徑在義大利,更精準一點應該說是在羅馬與梵蒂岡。

一邊看小說,一邊忍不住要搜尋自己幾年前去羅馬旅遊時,對那些著名古建築、道路的印象,甚至把當時拍的照片找出來看,但能與小說對照的,就只有一些模模糊糊、片片斷斷的影像與自己當時囫圇吞棗吸收的文化藝術史。當然,我可以把自己記憶力不好歸咎於當時是在攝氏41度的高溫下遊羅馬,實在無法用腦。但其實,是選擇性的記憶,人對每一件事的記憶都是有所選擇的,有的部分選的多,有的部分選的少。至於如何選擇? 是誰做的選擇? 相信大部分的當事人都不知道,起碼我不知道,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記得萬神殿頂上的洞,但不記得萬神殿的整體是什麼樣子,不知為什麼我會記得萬神殿許多地方有排水設計,可是不記得那些排水糟是在哪裡看到的。回顧一些在室內照的相片,我甚至不能確定到底是不是在萬神殿照的。

我的許多旅遊記憶都是如此,即使當晚就記下白天發生的點滴,以及所見到令人感動的風景、文物,終究也不是那一天的全貌,事後回顧、整理照片,總會有些模糊,有些好像有看見又好像沒看見的風景,有些好像有發生又好像沒發生的事。( 難道是老年癡呆症附身? ) 

我喜歡遊訪有歷史的景點,但沒有去過的地方,不管事前再怎麼努力做功課,到了現場,都會有「學問不夠」的懊惱,真正走進歷史的震憾與收穫,是閱讀多少史料、遊記都無法相比的。只是,旅遊過後,為什麼又都會變成碎片的記憶?

常想,最理想的旅遊,應該是每一個喜歡的地方都可以去很多次。首次造訪不一定要讀很多資料,讓自己憑直覺感受,遊訪後,再閱讀相關的歷史、文學、藝術介紹,每隔幾年,舊地重遊。但多少人能有這種閒情與閒錢一再重遊同一景點? 就算有閒有錢,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少時間可是重覆走訪每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?






照片是在網上隨便抓的,主要只是順便回憶一下萬神殿的外貌與著名的圓頂,以及頂上著名的圓洞。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jlpp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